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分分彩公式及技巧 > 新闻动态 > 有感齐白石的“不答应”书画展,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良芷弟子汤发周发布

新闻动态

有感齐白石的“不答应”书画展,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良芷弟子汤发周发布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3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昨日在荣宝斋美术馆见齐白石自定“不答应”润格,感觉颇有意思,文字中彰显齐白石单刀直入的明确态度与鲜明个性,绝不扭扭捏捏和欲说还休。作为卖画为生的画家,明码标价,无可厚非。旧俗话说“谈钱伤感情”,新俗话说“不谈钱才伤感情”。显然齐白石属于新观念一路。他颠沛流离的过往和世态炎凉的遭际,使他多少有些多疑和警觉的反击。因此细化润格,丑话先说,也是明智之举。齐翁明确写道:“扇面:大者三十元,中者二十五元。红色:重用十元,少用五元。刻印:朱文廿元,白文十五元。以上每元加一角。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字不答应。”

齐白石为什么于1948年才如此铁面无私地“斤斤计较”呢?这要从展厅的“煮画庖”单元说起,这是齐白石湘潭老家的画室名。他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,也解决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。“煮画庖”算是齐白石鬻画生涯的开始。

展开剩余74%

1919年,齐白石来京成为“北漂”,曾在荣宝斋挂单卖画,不太受欢迎,他感慨道“冷逸如雪个,游燕不值钱。”那时的齐白石还不能写“不答应”润格。唯有荣宝斋掌柜(也有说是创始人)庄虎臣先生独具慧眼,支持齐白石,把齐翁的画儿挂在最显眼的位置,以引人注目,尽力推广。齐翁成名后也知恩图报,对荣宝斋十分支持。从庄虎臣到1950年代的侯恺,齐白石与荣宝斋的掌门人都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。

后来幸得陈师曾赏识,齐白石听劝“衰年变法”,开“红花墨叶”派。1922年陈师曾将齐白石画儿带到日本高价大卖,齐翁大喜过望,诗以纪之:“曾点胭脂作杏花,百金尺纸众相夸。半生羞煞传名姓,海国都知老画家。”从此齐白石名声鹊起。

齐白石情商高,擅于听劝,与伯乐有缘,这是他成功的要因之一。他的观念不迂腐,能审时度势,同时保持着清醒和独立性。例如,1903年夏午诒建议齐白石做官,欲向慈禧推荐齐白石做内廷供奉,但齐白石坚决拒绝,他清醒地坚守着“穷到无边犹自豪,清闲还比做官高”的自由。他在自己的市场成熟稳定之后,在不愁买主和销路的情况下,再定润格时自然底气十足,敢于丑话先说。这是态度,也是性格,更是实力。所以说强大自己,才可能硬气,齐白石这一点值得后人从本质上学习…

发布于:河南省